黃芪,中藥中最常用的品種之一。黃芪可以降低蛋白尿,所以但凡找中醫大夫治療腎病,往往都會(huì )吃到黃芪。黃芪是補氣藥,能夠治療表氣虛的患者。黃芪性味甘,微溫。歸肺、脾、肝、腎經(jīng)。
關(guān)于黃芪有一個(gè)很美麗的故事:相傳,清朝有一位善良的老人,名叫戴糝。他善于針灸治療術(shù),為人厚道,待人謙和,一生樂(lè )于救助他人。后來(lái),由于救墜崖兒童而身亡。老人形瘦,面肌淡黃,人們以尊老之稱(chēng)而敬呼之“黃耆”,老人去世后,人們?yōu)榱思o念他,便將老人墓旁生長(cháng)的一種味甜,具有補中益氣、止汗、利水消腫、除毒生肌作用的草藥稱(chēng)為“黃芪”,并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,在民間廣為流傳。
黃芪是食藥兩用的植物,民間流傳著(zhù)“常喝黃芪湯,防病保健康”的順口溜,意思是說(shuō)經(jīng)常用黃芪煎湯或泡水代茶飲,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?,F代醫學(xué)研究表明,黃芪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、保肝、利尿、抗衰老、抗應激、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。能消除實(shí)驗性腎炎蛋白尿,增強心肌收縮力,調節血糖含量。黃芪不僅能擴張冠狀動(dòng)脈,改善心肌供血,提高免疫功能,而且能夠延緩細胞衰老的進(jìn)程。
根據經(jīng)驗,推薦幾個(gè)黃芪的食療方子。在這之前先告訴大家下生黃芪和炙黃芪的區別。生黃芪利水消腫,去毒生肌,治自汗、盜汗、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。而炙黃芪功效就是補中益氣,治內傷和勞倦,脫肛,崩帶,以及所有的氣衰血虛癥狀。
氣虛多汗:這類(lèi)人容易出汗,動(dòng)則汗出,容易感冒。用炙黃芪15克,炒白術(shù)30克,防風(fēng)10克,也就是常說(shuō)的玉屏風(fēng)散。
減肥:可以用溫水泡黃芪,每次15克。黃芪可以補氣,同時(shí)可以利尿。黃芪能夠補氣能夠利尿,關(guān)鍵是不能造成電解質(zhì)紊亂等副作用。所以是減肥的好藥。
健脾益氣。黃芪能夠補中益氣,是補中益氣湯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喝黃芪水能夠益氣健脾,治療脾氣虛以脘腹虛脹,神疲倦怠食欲不振,大便泄瀉。
黃芪能夠補氣,所以身體強壯的不建議服用。
補氣升陽(yáng),固表止汗,利水消腫,生津養血,行滯通痹,托毒排膿,斂瘡生肌。用于氣虛乏力,食少便溏,中氣下陷,久瀉脫肛,便血崩漏,表虛自汗,氣虛水腫,內熱消渴,血虛萎黃,半身不遂,痹痛麻木,癰疽難潰,久潰不斂。
健客價(jià): ¥6.08補血養氣,固本止汗。用于氣虛血虧,表虛自汗,四肢乏力,精神不足或久病衰弱,脾胃不壯。
健客價(jià): ¥16補氣固表,利尿,托毒排膿,生肌。用于氣短心悸,虛脫,自汗,體虛浮腫,慢性腎炎,久瀉,脫肛,子宮脫垂, 瘡口久不愈合。
健客價(jià): ¥25本品不能替代藥物。
健客價(jià): ¥34補氣固表。用于氣短心悸,自汗。
健客價(jià): ¥31